明中后期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,使明代的政治与社会风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。在日趋繁盛的商品经济刺激下,地主阶级的胃口更加膨胀,对土地和金钱的追逐更加贪婪,生活更加荒淫奢侈,从而导致土地兼并的猖獗,租税赋役征敛的苛重,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,地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日渐激化。封建统治益加败坏腐朽,“好逸乐”的明武宗朱厚照“嗜酒而荒其志,好勇而轻其身”[48],不是沉湎于豹房的歌舞角觝,就是四处巡游;妄想成仙的明世宗朱厚熜,中年以后不见朝臣,不理政务,整日只知设斋醮,服丹药;“酒”、“色”、“财”、“气”俱全的明神宗朱翊钧,亲政后长期不理政事,不见朝臣,就连国家机构缺员也不理会,而只顾聚敛财货,欢饮长夜。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已经难以维持高度的集权统一,封建制度对社会的控制也日渐松弛。
在商品、货币的诱惑之下,社会各阶层“锱铢共竞”,形成一股追逐金钱的社会风气。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,出现了“土田不重,操赀交接,起落不常”,“末富居多、本富益少”[49]的情景。传统的伦理纲常受到猛烈的冲击,“下陵上、少侮长”的现象层出不穷。“厌常喜新,去朴从艳”成为一种时髦的风尚。缙绅士大夫纷纷突破封建礼制对于衣食住行的等级规范,追求高大宽敞的住宅、富丽堂皇的摆设、鲜艳明丽的服饰。流风所及,一般市民也以奢靡为荣,群起仿效,“人皆志于尊崇富侈,不复知有明禁,群相蹈之”[50]。逐利与奢侈之风的盛行,使封建秩序陷入了紊乱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