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心灵的“窗户”,眼睛之所以能传情达意,原因就在于其肌肉非常纤细,因而每一种目光都具有与其他目光不同的特点。正因为如此,人们形容目光的词语也非常的多,比如,“摄人心魄的目光”、“游离不定的目光”、“含情脉脉的目光”、“充满嫉妒的目光”、“逃避躲闪的目光”,以及“瞟一眼”、“偷看”等等。虽然每一种目光都有自己具体的含义和意义,但只有与具体事情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,它才可能有完整的意义。不然的话,很可能会闹出“断章取义”的误会或笑话。
在用眼睛与人交流的所有方式中,眯眼是最复杂、最有效、最意味深长的方式。虽然它持续的时间非常短,但其蕴含的意义是相当丰富的。当一个人做出此种动作时,其眼睑保持半闭半开的状态,给人非常困倦的印象。事实上并非如此,表面看来,做出此动作的人似乎在隐藏自己的目光,实际上他在刻意“压缩”自己的目光,以便它能像“箭一样射向对方”。当然,除了睁着眼看时能够发出交流信号外,闭起眼睑也能向对方发出交流的信号。
当一个人在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的同时,如果能再辅以“上下飞舞”的眉毛,那就能向对方发出更多的信号了。现在,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大约40余种不同的眉毛位置,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其中有超过30种能表示某种具体的意义,或是能暗示动作发出人的情绪状态。比如,眉毛迅速上下活动,说明此人心情愉快,内心赞同或对对方表示好感;如果眉毛倒竖,眉角下拉,则说明此人正处于愤怒或是异常气恼的情绪状态之中;眉毛高高扬起,则说明其不同意对方所说的话,等等。所以,一些行为学家提出,如果把含义丰富的眼神动作、含义丰富的眉毛动作,以及变化多端的皱眉动作进行“排列组合”,那么我们可以得出难以计数的各种不同的组合。假如每一种组合代表一种特定的意思,这就意味着我们通过眼睛、眉毛以及皱眉动作发出的信号也就不可穷尽了。在某些场合,我们会觉得手是一种累赘,比如,在某些景点照相时,我们常常会不知道该把手放在哪里合适。同理,在一些时候,尤其是当我们面对很多美丽、精彩的事物时,我们也会觉得自己的眼睛成了累赘的附着物。因为这种条件下,我们不知道该指挥眼睛看什么地方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