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上之所行,下必效焉。”既然封建帝王或权臣对前朝君主不忠,就难保别人忠诚于他;既然其“孝治”徒有虚名,也就难于用之治理天下。
二、“自致身荣,不存国计”
门阀士族是这一时期政治上最活跃的阶层,尽管社会长期动乱,杀戮篡夺相寻,封建小朝廷像走马灯一样变幻无常,但是,这统统与他们的门第无干。既不影响其政治地位和特权,也不会从根本上损害其经济利益,更何况这些小朝廷都是从别人手中夺得的呢!因此,他们无须为之效忠,而把君臣的名分、国家的存亡看得无足轻重。
为了自致身荣,一些高门大族在新旧王朝交替之际,为家族门户计,无所不用其极。以河南阳翟褚氏为例:东晋一朝,褚裒之女为康帝皇后,以外戚而登太傅高位。其曾孙裕之、秀之、淡之并于晋末荣显于朝,秀之妹为恭帝皇后。秀之兄弟虽晋氏姻亲,却尽忠于刘裕,恭帝子女多为秀之兄弟杀戮,恭帝本人也被刘裕指使淡之所弑。刘宋建国,秀之兄弟子孙亦贵显当朝,且世代与刘氏帝室联姻,尚公主者前后7人,为皇后者1人。秀之子渊历侍中、吏部尚书、护军、中书监等要职。刘氏帝室对于褚氏可谓皇恩浩荡,然而一旦刘氏衰微,褚渊立即成为帮助萧道成篡位的首谋之一。又如琅邪王氏:宋世,王僧绰尚宋文帝长女东阳献公主,官拜金紫光禄大夫;其子王俭复尚宋明帝女阳羡公主,拜驸马都尉,超迁秘书丞,王氏与刘宋帝室的关系亦非同一般。但至宋末,撺掇萧道成夺位最得力的正是王俭其人,“时大典将行,俭为佐命,礼仪诏策,皆出于俭”。萧道成践位后,对王俭颇为感激,夸赞说:“卿谋谟之功,莫与为二。”[116]齐代著名隐士何点看不惯褚渊(字彦回)、王俭的背主行为,大加讥刺,曾谓人曰:“我作《齐书》已竟,赞云:回既世族,俭亦国华,不赖舅氏,遑恤国家。”[117]何点的意思是说,褚渊、王俭高门显贵,并非依赖刘宋帝室外舅之力,又安能顾惜外家?意在斥责高门大族不顾国家利益,背叛旧主投归新朝的可耻行为,可谓一针见血。褚氏、王氏如此,其他大族也不例外。